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」,为巴菲特投资核心理念之一,也即本文遵从之至上理念。

假如你购买了腾讯公司股票,那么哪怕仅有 100 股,你也拥有了腾讯公司的一小部分。从此,你就拥有了一份资产。这份资产意味着,腾讯公司的员工将在你休息的时候为你打工。如果腾讯员工干得很好,腾讯的赚钱能力变强了,那么你手头的股权就会变得更值钱。反之,如果腾讯员工搞砸了,那么你手头的股权就会贬值。

将现金换成股权之后,你就拥有了一门生意的部分所有权。因为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特性,你虽然没有参与公司运营,但作为小股东,你同样必须对公司的盈亏负起责任。所以机会风险相随,一方面,你获得了资本增殖的可能,另一方面,你也可能面临本金的永久损失。

如果有一门生意,每年一定可以挣 1 万块,那么它值多少钱?或者说,你愿意出多少钱买下它?答案是 28 万。这门生意就是中国的长期国债,作者撰文时,它的收益大致为每年 3.6%,我们买入 28 万元并持有 1 年,最终获得的收益就是 1 万块。

长期国债收益率是股票市场估值之锚,它的核心是确定性,即每年可稳定、无风险地获得 3.6% 的收益率。为方便后文阐述,引入 PE(市盈率)的概念,它等于公司的(股票市值/年净利润),算得中国长期国债的 PE 为 28 倍。

由长期国债收益率出发,可以知道什么是好生意和坏生意:好生意拥有和长期国债类似的确定性,可长久经营,收益有保证。坏生意前景暗淡、收益无法保证甚至连年下滑。对于地位稳定但赚钱能力不怎么增长的好公司,合理估值可以给到 28 倍 PE,比如 A 股市场的白酒企业;但如果一家企业所在行业空间巨大,且其构建了一定护城河,而且处于成长初期,赚钱能力增长迅猛,通常按照其营收的增长速度和利润率的提升速度进行估值,因此其估值可以给到 50、100 甚至数 1000 倍 PE,比如 A 股市场的锂电池产业链、港美股市场的互联网企业。对于定位不稳定或者所处行业空间日渐缩小的企业,投资者可能只愿意给予 10 倍 PE 左右的估值,比如 A 股市场的银行业、地产业。

公司股票的价格从市场交易者之间的博弈产生,假设所有交易者都足够冷静,股票价格就会趋向于其内在价值,也就是说,不论我们什么时候打开股票软件,只要没公布财报,贵州茅台的估值都是 28 PE。假设某次财报公布,贵州茅台净利润提高了 10%,那么市场博弈就会推动股价上涨 10%,持有者就立马会获得 10% 的收益。反之,如果某次财报显示,贵州茅台净利润降低了 10%,同样的,持有者就会立马蒙受 10% 的损失。

但是,交易每天都在进行,交易者每过一段时间就能接收到企业的相关资讯,这些资讯推动交易者的情绪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转换,使得股票价格只有极少时间会停留在合理中枢 ,此即著名的「钟摆理论」。在情绪乐观时,交易者们会放大贵州茅台的成长增速(比如从 10% 提升到 30%)、并提前把茅台的增长算进估值,交易者甚至会提前考虑把贵州茅台的产品提价考虑进来(比如提价 20%),再加上确定性、流动性等故事性因素,进而将股价推到疯狂的边缘。如果你在 2020/2/10 打开股票软件,会看到 73 倍 PE 的贵州茅台。但在 2012 年那会,政府禁公款吃喝、加上塑化剂事件的爆发、再加之「年轻人以后都不喝白酒了」之类的流言四起,交易者情绪日渐悲观,觉得茅台没几年得倒闭了,纷纷抛售股票。如果你在 2014 年年初打开股票软件,你能看到 8.7 倍 PE 的贵州茅台。预计 21 全年,贵州茅台股价仍会维持在 50 PE 附近。

投资人唐朝(公号唐书房)算过一笔账,从 2014 年初到 2021 年初,贵州茅台估值从 1330 亿提升到了 3 万亿,他在茅台身上赚到了 22 倍(2400 时卖了一部分、2600 时清仓)。这 22 倍由 3 部分组成: